• <nav id="gsco8"><strong id="gsco8"></strong></nav>
    計算機信息系統

      一、信息系統的劃分

      計算機信息系統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以計算機在管理領域的應用為主體內容,大體上可劃分成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和辦公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以企業或部門的日常事務處理的計算機化為主體內容,它以提高企業或部門的全局工作效率為目標,對企業或部門不同層次的管理內容進行計算機化,它是一類較成熟的應用系統。決策支持系統是基于管理信息系統應用來支持企業不同層次,主要是高層次決策需求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它的應用希望能對企業或部門重大問題的決策過程進行輔助,以達到提高決策的科學化和正確性。辦公信息系統,狹義的理解,是辦公自動化系統,即辦公手段的自動化,而廣義的理解,是以辦公自動化的技術手段對各種信息的有效利用,即將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的手段有效地集成于一體。

      二、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內容

      當企業提出信息系統建設要求時,必須認真處理好下列問題:

      ·信息系統建設可行性研究;

      ·系統開發策略的研討與制定;

      ·系統開發方法的研討和選擇;

      ·開發步驟的劃分和制定;

      ·系統的設備配置和數據庫總體設計;

      ·軟件開發工具的選擇和提供;

      ·系統和軟件開發環境的選擇和提供。

      三、信息系統開發的可行性研究

      一般來說,系統可行性研究可從技術可行性分析、經濟可行性分析和社會可行性分析三方面入手。

      1.技術可行性分析

      技術可行性分析就是根據現有的技術條件,確定是否能完成系統規定的目標的功能要求,這是因為系統目標和功能受技術條件和技術人員水平制約。

      2.經濟可行性分析

      信息系統的建設是一項旨在完善科學管理,支持重大決策,以圖取得更大的宏觀效益的技術改造工程。

      3.社會可行性分析

      分析由于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人機結合的特點,在系統建設時要充分考慮社會的和人的因素,考慮人員素質、管理體制、社會條件所形成的制約和限制對系統建設的影響。

      四、信息系統開發策略

      從總體上講,策略的制定必須考慮下述問題。

      1.企業建立信息系統總體規劃的必要性

      設計一個大系統必須有最高層的規劃作為指導,以避免各子系統間的矛盾、沖突和不協調。

      2.自頂向下規劃與局部設計和實施相結合

      自頂向下的資源的規劃和詳細的數據庫設計是建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整套方法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部分應相互兼容并可相互補充地加以運用。首先,按詳細程度不同的初始要求,甚至是一個較粗略的信息資源需求進行自頂向下的規劃,而要得到一個實用的系統,還必須在此基礎上進行詳細設計。

      自頂向下規劃的主要目標是要達到信息的一致性。

      3.高層管理人員的參與

      最高層管理者參與系統建設是系統成功的頭等重要因素,因為信息系統的建設,極有可能會要求企業管理體制、機構、業務流程有所變革,而這些變革只有各級領導人員參與才有可能實現。

      4.夾蕓數據處理部門與管理者之間的聯系

      企業數據處理部門與管理者,特別是高層管理者之間的交流和聯系是企業信息系統開發的保證。如果在數據處理部門和最高管理者之間存在隔閡,則應通過各種手段來夾蕓數據處理人員和最高層管理者間的溝通。

      5.確定研制隊伍的組織形式和人員

      研制隊伍組成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委托承包型,即企業將計算機信息系統工程承包給企業外的某一單位,依靠外力來建設系統;聯合開發型,企業與企業外某一單位聯合組織研制組,這種組成方式可分為內部力量為主和內部力量為輔兩種類型;顧問開發型,企業內部聘請有經驗的專家參與工作,他們主要是起咨詢顧問作用。

      6.系統開發方法的選擇

      如何根據企業的特點、系統的特點來選擇好系統的開發方法,是一項重要決策。如果開發方法確定了,開發階段劃分、人員的組織、業務內容、應用工具、工作方式等就基本確定了。盡管在執行中可能有所變通,但基本格局和指導思想都確定了。方法選擇的失誤,如方法不適應于對象,方法所規定的技術步驟無法實施,沒有支持方法實施的工具和環境,實施人員沒有實施方法的經驗等,會給系統建設帶來困難。

      7.系統設備、工具和環境的選擇

      現代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開發追求高效率,單純手工的方式已不能滿足要求,必須借助于先進的、自動化的開發工具。

      系統開發環境是更高層次的支持系統開發的軟、便件工具,是支持系統的開發設備和場地。完善的系統開發環境同時能支持軟件復用,甚至支持系統復用,能大幅度地提高系統開發效率和提高系統質量。

      提出系統設備選擇原則和標準、提倡運用基于工具和環境的開發方式,是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要策略。

      8.暢通的信息渠道

      暢通信息渠道是整個系統建設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問題。它直接影響系統建設速度、建設質量和應用效果,必須有重大的保證措施。

      9.企業的組織保證

      為了規劃工作的順利開展,應該建立合適的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自上而下地全面規劃信息資源,最好有專門組織來領導,負責審查和反饋所需要的信息及規劃工作,而全部信息系統規劃工作則由核心設計小組來領導和實施。

      10.組織和夾蕓培訓

      信息系統建設有幾類人員需要培訓,一類是各層次的管理人員,包括最高層次的管理人員;一類是從事技術工作的各類型的技術人員,包括從事系統分析和設計的研究組組長;還有一類需要培訓的人員是這兩類人員中其他層次的人員。

      五、信息系統開發方法

      1.自底向上方法的優點

      ·自底向上方法使信息系統的開發易于適應組織機構的真正需要。

      ·自底向上方法有助于發現和理解每個系統的附加需要,并易于判斷其費用。

      ·每一階段所獲得的經驗有助于下一階段的開發。

      ·相對地說,每一個階段規模較小,易于控制和掌握。

      2.自底向上方法的缺點

      ·由于方法的演變性質,信息系統難以實現其整體性。

      ·由于系統未進行全局規劃,系統的數據一致性和完整性難于保持。

      ·為了達到系統性能要求,往往不得不重新調整系統,甚至重新設計系統。

      ·由于系統實施的分散和演變,因而與組織機構目標的聯系往往是間接的,所以系統并不支持企業的戰略目標。

      3.自頂向下方法的優點

      ·自頂向下方法提供一種途徑,為信息系統開發計劃和合理的信息系統設計確定信息需求。

      ·方法可以用于為企業或機構的重要決策和任務提供信息。

      ·方法支持信息系統的整體性,為系統的總體規劃、子系統的協調和通信提供了保證。

      ·從自頂向下方法實踐中所得到的知識的積累和觀察問題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業人員的發展,并經常由此而發現改進組織機構工作的新途徑。

      4.自頂向下方法的缺點

      ·對系統分析和設計人員的要求較高,他們必須具備一定的業務知識和組織管理能力。

      ·從非結構化的開始向下到高度結構化的子系統或模塊設計的做法具有很大的難度和技術復雜性。

      ·自頂向下方法的開發周期長,系統復雜,而且投資較大、成本較高。

      ·對于大系統,自上而下的規劃對下層系統的實施往往缺乏約束力。

      ·從經濟的角度講,很難證明這樣做是合算的。

      六、系統分析員及其培養

      系統分析員在整個系統開發中,擔負著多方面多種任務,其特點是:

      ·系統分析員既是信息系統的分析和設計者,又是系統實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這是由當前國內的實際需要所決定的。

      ·系統分析員同時也是企業管理(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與系統開發人員間的聯絡人員和信息溝通者。

      ·系統分析員既要在系統設計中考慮企業的現狀和條件,滿足用戶的需求,同時又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改進和完善企業新的信息系統。

      因此,這就對系統分析人員的素質和培養提出了比其他參與開發人員更高更多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

      ·系統分析員必須具有系統科學的觀點,能夠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善于從全局觀察和考慮問題,能夠將復雜的系統分解,并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取系。

      ·系統分析員應是一類具有廣泛技術知識和社會知識的人員,而不能是僅具有某種專業技術(如計算機硬件或軟件)的人員。

      ·系統分析員應該是既具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經驗將促進理論知識的靈活運用和幫助解決新系統開發中所遇到的各種新問題。

      ·系統分析員應該具有組織和管理才能,會妥善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選拔系統分析員,一般有兩種途徑:從專業技術人員中進行選拔和培養;從熟悉計算機技術的人員中選拔和培養,再通過培訓和實踐來補充相應的知識。

      七、管理信息系統

     ?。ㄒ唬┕芾硇畔⑾到y的功能

      1.管理信息系統的任務

      管理信息系統的具體任務可歸納為:

     ?。?)對企業或部門的內部數據和與企業相關的外部數據的收集和傳輸。

     ?。?)對整個企業的數據進行分散的或集中的存儲和管理,并相應地建立起分布的或集中的數據庫系統。

     ?。?)按業務需求對數據進行加工和整理。

     ?。?)對數據和信息的有效利用并盡可能地應用于決策支持。

      2.管理信息系統的層次

      管理信息系統按其應用層次可分為:

     ?。?)面向基層的操作層的數據處理。

     ?。?)面向中層的戰術層的數據管理。

     ?。?)面向高層的戰略層的宏觀調控。

      3.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監測企業運行情況,實時掌握企業運行動態。通過系統的信息采集功能獲得。

     ?。?)輔助企業管理,維持企業的正常有效運行。通過對采集的信息進行分析實現。

     ?。?)對企業的關鍵部門或關鍵生產環節進行重點監控,包括財務監控、庫存監控等。

     ?。?)收集市場信息,跟蹤產品質量,深化顧客服務。通過外部信息和反饋信息獲得。

     ?。?)支持企業決策,減少經營管理中的失誤。提供宏觀分析數據與人工分析或模型分析接合。

     ?。?)控制企業行為,幫助企業實現預定目標。根據設定目標對企業業務情況定期評估。

     ?。?)預測企業未來,及時調整企業經營方向。結合整體發展形勢分析和判斷,并對企業經營方向做必要調整。

     ?。?)轉變企業傳統經營方式,實現網上增值服務,從而開拓新的經營模式。

     ?。ǘ┕芾硇畔⑾到y的構成

      管理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系統的計算機模擬和智能化,其基本構成可以理解為:它由管理模型和計算機系統兩部分組成,即通過軟件來實現管理模型在計算機內的映射,并通過硬件和軟件的運行來實現計算機對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優化的管理模型是一個好的MIS系統成功的基本保證,它類似一個舞臺劇的腳本,而計算機系統則是這一腳本的運行舞臺。

     ?。ㄈ┕芾硇畔⑾到y的開發策略

      1.設定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科學且務實的目標

      2.建立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科學且規范的業務模型

      3.制定合適的開發策略以保證系統建設的有效運作和成功

      4.科學的方法論是指導系統開發并獲得成功的基本保證

      5.明確以數據為中心的系統開發策略,掌握系統開發中數據表示的意義及其作用。

      八、決策支持系統

     ?。ㄒ唬Q策支持系統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決策過程一般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收集信息,從而發現和認識問題。這一階段著重收集與待決策問題有關的信息,研究決策環境,分析和確定影響決策的條件和因素,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機會。

     ?。?)決策方案的設計和分析。一般應提出幾種可供選擇的方案,每一種方案都應包括相應的實施步驟,同時分析每一種方案的主要限制條件,并評價每一種方案可能產生的后果。

     ?。?)對方案進行選擇。應從幾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中選出一種最優的方案以供實施。

      如果一個計算機系統能對決策者的決策起到輔助或支持的作用,如對信息的收集與存儲、方案的選擇與分析等。那么這個系統就是通常所說的決策支持系統。

      2.決策支持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

      DSS與MIS之間的區別:

     ?。?)MIS完成企業日常業務活動中和信息處理任務,側重于管理;而DSS輔助完成企業的決策過程,提供決策所需要的信息,側重于決策。

     ?。?)MIS的目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而DSS的目標是追求工作的有效性和提高效益。

     ?。?)MIS主要面對結構化系統,而DSS是處理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系統。

     ?。?)MIS的分析和設計體現系統的全局和總體的信息需求;而DSS的分析和實現更著重于體現決策者的信息需求。

     ?。?)MIS是以數據驅動的系統,而DSS則是以模型驅動的系統。

     ?。?)MIS更強調信息的集中管理,而DSS卻更趨向于信息的分散利用。決策支持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間雖然有著不少差別,但它們之間也存在不少聯系,可歸納如下:

     ?。?)MIS能收集和存儲大量的基礎數據;DSS可充分地利用這些基礎數據,使數據發揮更大的作用。

     ?。?)MIS能夠擔負起反饋信息的收集工作,可以對DSS的工作結果進行檢驗和評價。

     ?。?)DSS能夠對MIS的工作進行檢查和審核,為MIS的更加完善提供改進的依據。

     ?。?)在DSS的反復使用中對所涉及的問題模式和數據模式可逐步明確,逐步結構化,從而將相關功能并入MIS的工作范圍。

      3.決策支持系統的層次

      當前決策系統的發展從技術層次上可劃分為:專用的決策系統,即Specific DSS;決策支持系統生成器,即DSS Generator;決策支持系統工具,即DSS Tools。

     ?。ǘQ策支持系統的功能和特點

      1.決策支持系統的功能

     ?。?)決策支持系統用來整理和提供本系統與決策問題有關的各種數據。

     ?。?)決策支持系統要盡可能地收集、存儲和及時提供與決策有關的外部信息,外部信息是保證正確決策的重要依據。

     ?。?)決策支持系統能及時收集和提供有關各項活動的反饋信息,包括系統內和與系統相關的信息,如計劃完成情況、產品銷售情況和用戶反映信息等。

     ?。?)決策支持系統對各種與決策有關的模型具有存儲和管理的能力。

     ?。?)決策支持系統提供對常用的數學方法、統計方法和運籌方法的存儲和管理。

     ?。?)決策支持系統能對各種數據、模型、方法進行有效管理,為用戶提供查找、變更、增加和刪除等操作功能,以使用戶可以對系統所提供的數據、模型和方法進行有效而靈活的運用。

     ?。?)決策支持系統運用所提供的模型和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工,并得出有效支持決策的信息。

     ?。?)決策支持系統具有人機對話接口和圖形加工、輸出功能,用戶可以對所需要的數據進行查詢。

     ?。?)決策支持系統應能支持分布使用方式,提供有效的傳輸功能,以保證分散在不同點的用戶能共享系統所提供的模型、方法和可共享的數據。

      2.決策支持系統的特點

     ?。?)決策支持系統面向決策者,系統在開發中遵循的需求和操作是設計系統的依據和原則。

     ?。?)決策支持系統支持對半結構化問題的決策。

     ?。?)決策支持系統的作用是輔助決策者、支持決策者。

     ?。?)決策支持系統體現決策過程的動態性。

     ?。?)決策支持系統提倡交互式處理。

     ?。ㄈQ策支持系統的組成

      下面以最基本的決策支持系統類型來介紹系統的組成,其中主要包括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模型庫管理系統(MBMS)和對話生成管理系統(DGMS)。

      1.對話系統

      對話系統是決策支持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用戶使用系統的接口,它應具有很強的交互功能,靈活適用,即決策支持系統的全部功能必須通過對話系統來加以實現。

      2.數據系統

      數據系統是決策支持系統的另一個重要子系統,因為任何一個決策過程都必須依靠信息,而信息又被表現為多種數據形式,可以包括常規的數據也可涉及到多媒體形式的數據,特別是多媒體數據中的表格和圖形。數據系統所包含的內容以及和系統中其他組成部分,如模型系統、對話系統的聯系。

      3.模型系統

      模型系統是決策支持系統的重要子系統,而模型庫又是模型系統的核心部門。通常說管理信息系統是由數據驅動的,而決策支持系統則是由模型驅動的,可見模型在決策支持系統中的作用和地位??傮w來說,在決策支持系統中,對話子系統為決策者提供使用系統的接口,數據子系統提供支持決策的數據和信息,而模型子系統則為決策者提供利用資料進行推理、比較、分析和選擇的手段。這也是決策支持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所不同的主要之點。

      4.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方法

     ?。?)信息分析法

      采用信息分析法設計DSS可分成以下設計階段:

     ?、僬{查企業中現行的組織機構,并畫出相應的現行組織機構圖;

     ?、趶墓芾頉Q策角度出發,設計一個理想的組織機構,并畫出它的組織機構圖;③確定企業的數據要求,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個合理的組織機構圖;

     ?、芨鶕@張合理的組織機構圖,參照各個具體問題的決策準則,再進一步確定所需要的數據項目;⑤畫出線性關聯圖,模向表示組織機構中各個部門,縱向表示所有的決策項目。采用信息分析法設計DSS數據系統,歸納起來有三條:①對企業的組織機構進行調查,畫出合理的組織機構圖;

     ?、诖_定組織機構中各部門的決策項目,進一步定義具體的決策步驟;③根據決策項目及其決策步驟,確定決策過程中所需要的信息。

     ?。?)進化探索法

      由于模型體現了用戶解決問題的想法,因此必須由用戶直接參與模型的設計工作,在形成模型的整個工作過程中,用戶起主導作用,進化探索法設計原則如下:①在用戶的指導下設計模型;

     ?、谟脩魧δP偷妮斎胼敵鼋缑姹仨氂刑厥獾目紤];③根據用戶的標準,對模型進行評估。

     ?。ㄋ模Q策支持技術的發展

      1.數據倉庫基本概念

      數據倉庫就是一個用以更好地支持企業或組織的決策分析處理的、面向主題的、集成的、相對穩定的、體現歷史變化的數據集合。數據倉庫數據的四個基本特征:

     ?。?)數據倉庫是面向主題的。

     ?。?)數據倉庫的數據是集成的。

     ?。?)數據倉庫的數據是相對穩定的。

     ?。?)數據倉庫數據是反映歷史變化的。

      2.從OLTP到OLAP

      聯機分析處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是專門為支持復雜的分析操作而設計的,側重于對決策人員和高層管理人員的決策支持,可以應分析人員的要求快速、靈活地進行大數據量的復雜查詢處理,并且以一種直觀易懂的形式將查詢結果提供給決策人員,以便準確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了解市場需求,制定正確方案,增加效益。

      3.數據挖掘

      比較常用的幾種數據挖掘方法如下:

     ?。?)關聯規則挖掘。

     ?。?)分類分析。

     ?。?)聚類分析。

      九、辦公信息系統

     ?。ㄒ唬┺k公信息系統的概念

      1.辦公室工作性質

      辦公室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公文的收發、傳遞和審批,文檔的管理和信息的處理。

      一般可將辦公室分成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確定型的事務處理,第二類是非確定型的事務處理,第三類是混合型的事務處理,它包括確定型的事務處理,也包含非確定型的事務處理。一般辦公室人員組成可分為四類:主管人員、專業人員、秘書人員和辦事人員。

      2.辦公自動化

      辦公自動化是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使人的部分辦公業務活動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種設備中,并由這些設備與辦公人員構成服務于某種目標的人機信息處理系統。

     ?。ǘ┺k公自動化的構成要素

      一般辦公自動化所構成的系統應包括6個基本要素:辦公人員、辦公機構、辦公規程和制度、辦公工具、辦公信息和辦公環境。

     ?。ㄈ┺k公自動化的基本設備

      辦公自動化的實現必須得到先進的技術設備的支持。它必須包括下述三類技術或技術設備。

      1.計算機設備

      2.通信設備

      3.辦公設備

     ?。ㄋ模┺k公自動化系統的組成

      一般來說,辦公自動化系統由硬件、基本軟件和專用處理系統組成。硬件包括計算機、通信網絡、終端設備和其他各類專用設備?;拒浖ňW絡軟件、系統軟件、文件與數據庫系統,此外還包括數據處理語言、智能軟件等。專用處理系統種類繁多,不同的辦公室工作性質配有不同的專用處理系統。通常,它包括漢字信息處理、文字處理、表格處理、語音處理、圖形和圖像處理、電子郵件、決策支持等各項專用系統。

     ?。ㄎ澹┺k公自動化軟件

      當前各種辦公自動化軟件系統的功能雖有差別,但它們都應具備某些基本功能。而形成套裝軟件,典型的功能應包括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圖形制作和電子郵件等,如微軟公司的MS-Office軟件所形成的套件Word、Excel、PowerPoint和Mail,而有的還包括其數據庫軟件Access。





    ?2021新疆華遠同創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新ICP備1400319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