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理念應該人類與自然互助,環境和諧。生命來源自然,健康來自環保,不浪費能源,它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是一種理性判斷的結果,這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力量、是一種正氣、是一種精神,推動著社會的健康穩步發展。倡導節能環保,用以節約現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環保型新能源開發,造福社會。
節約能源,對于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能源環境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通過節能降耗,既能實現節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的目的,同時又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能源資源不足帶來的危機。節能降耗不僅僅是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意味著創造效益 ——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企業通過節能降耗減少產 品中資源消耗成本的空間十分巨大,完全可以靠節能降耗來保持產品的競爭力。而且,我國企業的競爭力還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相當一部分企 業 ,特別是中小企業 , 對環境治理和削減污染物排放投入很少 ,或者根 本不進行投入。
資源和能源被大量消耗的同時 ,也帶來污染物大量的排放。肆意排放的污染物對空氣、植被、水資源、河流、土地的污染 日益嚴重,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正面臨嚴峻的威脅。
節能降耗是緩解資源壓力的有效途徑 ,節能是指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及環境和社會可接受的一切 措施以更有效的利用能源資源。
節能已被稱為世界第五大能源 ,它不僅可以緩解能源供需,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而且是 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降低大氣污染的最現實最 經濟的途徑。
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沒有充分注意選擇科學合理的發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經營 方式,忽視了生態效益,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在 21 世紀的今天,能源的浪費造成許多城市的污染。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在 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能源大量消耗勢必會導致環境污染問題。
走綠色發展之路首先,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公共行為觀念。首要問題是提高人的生態文 明意識和生態道德素質。長期以來,我們對于經濟落后的憂患意識較重,但對于環境保護落后、 生態建設落后的憂患不夠,對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內在關系和 結構性認識不足,導致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受到威脅。
加強節能環保建設, 必須把節能環保擺在與物質文明、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將節能環保的理念滲透到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積極推進綠色消費,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其次,加強節能環保,關鍵是做強做大生態經濟。保護環境、維護生態 平衡、保障生態安全,并不是不要發展經濟,而是要堅持科學發展,使經濟增長 與生態保護和諧共進, 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要推進經濟增長 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鼓勵發展低能耗、高環保型企業。
更重要的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工業、農業、林業、旅游、交通、清潔能源、環保產業和服務業等領域發展生態產業,形成生態經濟“產業鏈” 。
同時,堅持生態資源和環境資源開發與建設并重,加強生態資源的補充和培育,進 一步夯實生態經濟的基礎。
大力推進節能環保建設 ,首先最關鍵的是國家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統一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上來,樹立保住綠水青山也是政績 的理念, 把產業結構調整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走中國特色新型 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 變,逐步改變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達到經濟發展和環境 保護的雙贏。
其次,堅定不移地抓好節能減排工作。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好”是基礎,“好”的體現之一是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做到節能減排。
要讓節能降耗和污染 減排成為兩根“高壓線” ,加快利用先進技術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堅決淘 汰落后的生產力, 堅定不移地走生產發展、 生活富裕、 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低碳生活,節能減排 節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 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 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大力開發新能源,新能源是指核能、地熱能以及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不 僅原料充足,且在利用的過程中對于環境的污染也很小,是目前科技產業上的新型研究對象。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雖然在放熱中產生的污染較小,但是過度開發會對當期的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包括當地的氣候等。
節能與環保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 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著眼點。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 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 相互促進、 共處共融。
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
但它們之間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點,即節能與環保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干,為所欲為。